TP:总磷量。英文全称:TotalPhosphorus。TP是指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盐后测定的结果,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。
化验室判断水的臭味通常通常是在水温20和60摄氏度的情况下检测,并在这两个温度下对照比较。判断臭味的强弱用无味、极微、微、明显、强和极强六个等级表示。味,是指对舌下味觉的刺激而言。清洁的天然水是没有特殊味道的。饮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应无异味就是这个道理。水的味基本为甜、咸、苦、、涩五种。水味是由水中含有某些化学物质和其他有机杂质形成的。水味强弱的表示方法也和水臭一样,分为无味、极微、微、明显、强、极强六个等级。
闻:用玻璃杯距离水龙头尽量远一点接一杯水,用鼻子闻一闻,是否有漂()的味道?如果能闻到漂()的味道,说明自来水中余超标;
废水:粪大肠菌群、总余、氨氮、PH值、悬浮物、总、、臭气浓度等。
SS:悬浮物SS(Suspended Solids)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,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、有机物及泥砂、黏土、微生物等。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。数值越高,水质污染越严重。
Ⅰ类:主要适用于源头水,国家自然保护区;
清洁的水是无色的,饮水标准中规定为15度(铂钴色度标准)。自然界较深的水体,在晴天时显示浅蓝色,含钙、镁离子多的水体蓝色更为显著,这都称为正常水色。有时饮水也能呈现异常颜色,这里面有许多原因,例如,饮水因动植物体腐烂产生的有机物形成的,多呈黄色;受到铁盐、锰盐污染的水呈黄褐色;当植物体内含有单宁进入水中,与铁结合水呈灰色;硫化氢进入水中后,生成胶体硫而呈现翠绿色;受藻类物质污染的水呈现黄绿色;黏土、泥沙混在水中,构成悬浮物呈土黄色。水呈现不同颜色可视之为守不同物质污染的结果。应尽快查明原因加以解决。我国饮水标准规定色度不超过15,即用肉眼观察不到色的感觉。(山泉水福建地方标准色度不超过10)。
Ⅴ类: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。